班組成果應遵循四個程序進行編寫,每個程序主要要求如下:
、 需求確定(5個規定動作)
1、明確定位,即主要職責和任務;
2、識別顧客(外部顧客、內部顧客)及相關方;
3、確定關鍵顧客及重要相關方;
4、識別關鍵顧客及重要相關方需求;
5、明確關鍵顧客及相關方的關鍵需求。
注1:班組職責和任務是企業依據班組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以及班組運行所處的環境,給班組下達的職責,而非班組自己認為應該承擔的職責。
注2:顧客及相關方識別要全面。
注3:明確關鍵顧客及相關方確定原則或確定依據。
注4:關鍵顧客及相關方需求識別要清晰、具體,其關鍵需求的確定有方法。
、 建設策劃(5個規定動作)
1、進行班組能力評估;
2、確定班組關鍵改進工作;
3、形成創建質量信得過班組計劃;
4、建立質量信得過班組建設目標;
5、確定班組測量指標并定期監測。
注1:班組能力評估應基于關鍵需求且有方法,并非對班組綜合能力進行評估,目的是尋找存在短板或差距;
注2:班組關鍵改進工作應依據存在短板或差距提出,且包括提升人員素質、完善基礎管理、改進與創新等;
注3:創建目標清晰,并與關鍵改進工作相對應;
注4:測量指標綜合考慮班組建設目標和年度工作目標。
注5:注意班組創建計劃、創建目標、測量指標、年度工作目標的不同。
注6:測量指標定期監測時間段的確定應清晰。
、 建設過程(8個規定動作)
1、提升人員素質(4個動作)
1)對班組組長和成員的工作能力進行評估;
2)制定班組成員能力提升方案;
3)落實人員提升方案;
4)開展班組文化建設活動。
注1:班組成員能力評估依據建設目標包含的內容進行,而非對綜合能力進行評估;
注2:人員能力提升方案應聚焦建設目標,針對性強;
注3:提升方案落實后,再進行評估,看人員技能提升效果;
注4:班組文化建設應考慮系統和全面,包括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而非簡單的文體活動、參觀學習。
2、完善基礎管理(1個大動作)
《準則》要求完善基礎管理是班組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做的工作,可考慮如下九方面:
產品和服務質量管理、顧客關系管理、制度管理、任務管理、績效管理、設備設施管理、安全環保管理、現場秩連管理、應急管理。
但九項工作并非必須都做,具體做哪幾項,應在前期關健改進工作中識別,在創建目標和測量指標中予以明確。
注1:產品和服務質量管理--建立有效的質量控制方案,質量監督檢查方案,開展質量改進提升活動。
注2:顧客關系管理--建立識別顧客,確定關鍵顧客,顧客需求分析,確定關鍵需求,制定方案,轉化落實,改進的長效機制,維護顧客關系,提升顧客滿意度。
注3:制度管理--班組是制度的執行層,不是制定者,可將上級制度、辦法細化或形成流程。
注4;任務管理--用流程和制度,依據信息化手段,明確工作任務準確清楚、及時分配,工作任務動態信息的及時準確傳遞,對產生異常的及時糾偏處理。
注5:績效管理--應有績效管理制度,實施績效考核,檢查KPI完成情況,激發員工積極性。
注6:設備設施管理--建立完善設備設施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將工作分解到班組成員,
注7;安全環保管理--建立制度和流程,梳理辨識危險源和環境因素,有效規避風險。
注8:現場秩序管理--運用65,目視化等管理工具,形成清晰可視,便于工作的現場秩序,提高工作效率。
注9;應急管理--重大危險源和重要環境因素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演練。
3 改進與創新(3項規定動作)
(1)建立改進創新機制;
(2)開展改進創新活動(明確具體做了哪些形式多樣的改進與創新工作);
(3)活動成果推廣應用(采取哪些具體方法推廣應用創新成果)。
注1:建立改進創新機制應形成相應的管理制度、辦法;
注2:開展改進創新活動應明確具體做了哪些形式多樣的改進與創新工作;
注3:采取哪些具體方法推廣應用創新成果。
、 建設成效(4項規定動作)
1、建設目標完成情況;
2、提煉班組特色)
3、顧客及相關方評價(結果良好,有依據):
4、班組及班組成員獲得相關榮譽展示。
注1:目標完成,測量指標結果良好,數據詳實,與目標呼應。測量結果領先,包括與過去比、與目標對比。
注2:注意班組特色可用簡潔文字進行提煉,如“123工作法”、“精細化管理法”等,做到特色鮮明,可供推廣。不是描述做了哪些有特色的工作。
注3:顧客及相關方評價:結果良好,有依據。
衛芷
技術中心